UFHLA帮助文档

前言

全功能单向或疲劳滞回环分析程序(Uniaxial or fatigue Hysteresis Loop Analysis)UFHLA 已更新到 V 2.4,更新日期为 2025 年 04 月 06 日。对于已经使用该软件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进行免费更新。您可以在百度、必应等上搜索 何小藤的博客,上面有详细的帮助文档、联系方式等。**注意:请注意认清骗子行为!骗子不会提供售后服务,也不会向您介绍软件功能。我的售后服务仅通过微♥进行,注册前请务必添加,以确保售后支持,售后服务包括解答与软件相关的任何问题。

更新后特点:

  1. 新增算法:提供多种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也因此可以适配更多类型的加载曲线,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2. 优化操作逻辑:区分峰值和谷值,便于检查疏漏的点。
  3. 统一导出格式:由于 Excel 单元格数量限制,针对单调曲线数据量大的情况,统一导出格式为 CSV 文件,该文件也可用 Excel 文件打开。

image-20250408013711769

软件功能

功能 版本:UFHLA V 2.4
滞回曲线分解 支持按照荷载、位移拆解滞回曲线,支持按照正弦、余弦加载方式进行拆分
输出滞回环信息 支持输出每一圈的滞回环
评价指标查看 阻尼比、耗散能(滞回环面积)、耗能比、弹性变形能(弹性应变能)、输入总能量、动弹性模量、累积耗能面积、加载段弹性模量、卸载段弹性模量、峰值位移、峰值荷载
骨架曲线提取 可以提取所有滞回环对应的峰值形成的骨架曲线
加卸载段起始点自定义 可自定义加载段弹性模量起始点、卸载段弹性模量起始点
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 3 种算法,支持计算滞回环与坐标轴的面积、自定义的平行于 X 轴的任意直线围成的面积、滞回环下限围成的封闭曲线面积。同时支持查看面积计算的区域,所见即所得。
阻尼比 2 种方法,规范公式法、能量耗散法
整体平滑 4 种算法,用于平滑曲线
停顿点删除 支持删除停顿点,减少曲线噪点
GIF 动图制作 支持 GIF 动图绘制,可在界面添加文字说明,可修改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宽度等
曲线图保存 软件绘制的所有图形均可保存,可保存为矢量格式
更新 后续免费更新、支持答疑、支持定制化需求,针对该软件的合理需求,通用需求都免费升级,全网唯一一个有后续更新、有售后服务、有质量保证、更新迅速的滞回曲线处理软件。(注:本软件针对通用需求一直都是免费更新、免费升级的)
价格 300
支持设备 一台 windows 系统电脑,重装系统、更换硬盘不影响使用 (但是可能需要重新注册),不支持更换电脑。
导入、导出 TXT、CSV、XLS、XLSX

注册须知

该软件是绿色版,无需安装,只需单击即可运行,无需依赖 Matlab 插件或其他辅助平台,软件只支持Windows 系统。同时,为了使用软件,您需要进行注册,并将其绑定到您的电脑上,以保证软件的有效性,离线激活,一个激活码仅能激活一台设备,设备标识是获取的硬件信息,重装系统、重装软件、更换硬盘不影响使用,不支持更换电脑,授权直到硬件损坏,==当前价格为单个激活码售价==。

何小藤致力于提供通用免费更新和免费升级的服务,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更新日志

发布日期 版本号 主要更新内容
2022.06.15 V1.0 首个版本发布,支持单向循环加载和疲劳试验滞回曲线处理;功能包括分解滞回环、计算滞回环面积、阻尼比、割线刚度,支持批量操作和文件导出。
2022.08.20 V1.1 修复滞回环分解错误;新增自定义阈值控制选项,允许通过调整分解阈值(0.00-1.00)适配不同曲线。
2022.12.25 V2.0 新增预处理功能:曲线整体/局部平滑、停顿点修正、GIF 动图制作;新增指标查看功能(阻尼比、峰值荷载/位移、累积耗能等);支持删除滞回环,优化批量导出。
2023.10.29 V2.1 重构算法,支持交互式荷载/位移拆解和多级加载;界面优化美观;新增功能:删除滞回环、三种平滑算法(CatmullRom/Chaikin/相邻平均法)、评价指标导出(耗散能、弹性模量等)、停顿点修正和动图制作。
2024.5.9 V 2.2 修复部分 bug
2024.8.10 V 2.3 修复部分 bug
2025.4.6 V2.4 版本重构,优化界面 UI 及操作逻辑;新增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新增阻尼比计算方法新增滞回环面积区域显示新增加卸载段弹性模量计算的起始点定义新增耗能比计算、优化其他细节,导出数据更加完整

软件界面

快拼图 - 1744286647658

参数计算公式、参考文献

单位

软件没有对单位进行处理,需要根据导入数据的单位自行进行计算。注:若导入的是应力应变数据,应变数据单位应为 1,即绝对数值的应变,而不是百分比形变 (%) 或者微应变 (με),否则计算出来的数据也是带有百分比的或放大了一百万倍的数据。

例:如果输入的数据第一列为应变ε(单位 1),第二列为应力σ(单位 Pa, 1 Pa=1 N/m 2),能量单位:J, 1 J=1 N ·m

滞回环面积=应变×应力=ε×σ=1×Pa=1 N/m 2=J/m 3

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阻尼比及动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下式,阻尼比的详细推导过程可见《土动力学》第 297 页 6.3.3 节。

image-20250409223939759

软件内置两种阻尼比计算方法:规范公式法(即λ=A/(4πAs))和能量耗散法。

能量耗散法计算阻尼比定义:第 i 个滞回环的耗散能与弹性应变能的比值再除以π(即λ=Udi/(πUei)),参考 蒋长宝 的论文。

[!NOTE] 参考论文
(1)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DL/T 5355-2006[S].
(2) 谢定义编著. 土动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蒋长宝, 魏财, 庄万军, 等. 等幅循环荷载下页岩的变形特性及能量演化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39 (12): 2416-2428. DOI: 10.13722/j.cnki. Jrme. 2020.0451.
(4) 蒋长宝, 魏财, 段敏克, 等. 饱水和天然状态下页岩滞后效应及阻尼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2020,41 (6): 1799-1808. DOI: 10.16285/j.rsm. 2019.0977.

耗能比计算

参考 杨小彬 论文,耗能比,表征单次循环加卸载下,耗散能占总输入能量的比例,第 i 次循环加卸载耗能比可表示为:η=1-Ue/U,其中,Ue 为单位体积岩样弹性应变能,U 为输入能。

[!NOTE] 参考文献
(1) 杨小彬, 程虹铭, 吕嘉琦, 等. 三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2019,40 (10): 3751-3757+3766. DOI: 10.16285/j.rsm. 2018.2166.

输入能、耗散能、弹性应变能

输入能 U=耗散能 Ud+弹性应变能 Ue
图中黄色部分面积即为弹性应变能,绿色部分面积即为耗散能,也即滞回环面积。下面的这些参考文献中均有相关的描述。

image-20250409233116164

[!NOTE] 参考文献
(1) Wang, J., Li, J., Shi, Z. & Chen, J. Energy evolu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andstone under discontinuous multilevel fatigue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60, 106830 (2022).
(2) Wang, J., Li, J., Shi, Z., Chen, J. & Lin, H.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sandstone under discontinuous multilevel constant-amplitude fatigue disturbanc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74, 108773 (2022).
(3) Li, T., Pei, X., Guo, J. et al. An Energy-Based Fatigue Damage Model for Sandstone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 Rock Mech Rock Eng 53, 5069–5079 (2020). https://doi.org/10.1007/s00603-020-02209-w
(4) 邓华锋, 胡玉, 李建林, 等. 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耗散演化规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 (S 1): 2869-2875. DOI: 10.13722/j.cnki. Jrme. 2015.0278.

加载、卸载段弹性模量的计算

加载、卸载段弹性模量的计算,每篇论文的取值起点和终点的值各不相同,例如 袁和川 取加载或卸载起点为初始点,以各级加载或卸载的目标上限应力值的 50%所对应的应力为终点;杨圣奇 则将循环峰值应力值的30%作为每个循环加载阶段近似线性段的起点,近似线性段的终点为循环峰值应力值的 70%,确保弹性模量的近似线性段的起点和终点处于加载和卸载阶段。即从滞回环加载段截取峰值应力的 30%-70%的两点之间的斜率为加载段弹性模量,卸载段同理。
因此,考虑到通用性,软件支持自定义设置加载、卸载段的起点和终点和终点。

image-20250410200647905

[!NOTE] 参考文献
(1) 袁和川, 阿比尔的, 张洁, 等. 分级循环加卸载下饱水细黄砂岩的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42 (S 2): 3943-3955. DOI: 10.13722/j.cnki. Jrme. 2022.0904.
(2) 杨圣奇, 陶焱, 唐劲舟. 循环加载下单节理砂岩三轴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0,49 (05): 819-825. DOI: 10.13247/j.cnki. Jcumt. 001163.

滞回环面积的计算

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于滞回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有两种情况:计算曲线与 x 轴围成的封闭曲线的面积(邓华锋);计算应力下限围成的封闭曲线面积(郝建平)。
为考虑通用性,软件支持三种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
1)支持计算与 x 轴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这也是软件默认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居多);

image-20250409235128767

2)计算指定的与 x 轴平行的任意直线的面积 (相当于方法 1 的扩展,适用性更强)

image-20250409235247320

3)计算滞回环下限围成的面积

image-20250409235058903

[!NOTE] 参考文献 (类似的论文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举例)
(1)邓华锋, 胡玉, 李建林, 等. 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耗散演化规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 (S 1): 2869-2875. DOI: 10.13722/j.cnki. Jrme. 2015.0278.
(2) 郝建平, 董春亮, 姚梦圆. 不同上限应力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硬岩损伤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25,45 (03): 119-127. DOI: 10.13827/j.cnki. Kyyk. 2025.03.027.

软件操作

数据导入格式

支持 TXT、CSV、XLS、XLSX,软件不会改变输入数据的单位,比如,输入的应变为 1,应力为 Pa,那么滞回环面积的单位则为 J/m 3
==一个文件一条滞回曲线,第一列广义位移、第二列广义荷载,有无标题栏均可。==Excel 文件则需放在第一张 sheet 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典型文件格式见下图:

image-20250409235725003

导入并设置参数

点击文字“导入文件”,选中需要处理的曲线,==可以多选==,导入后会显示在文件列表中。导入文件后,先设置分析参数,如曲线的拆解方式、加载制度、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加卸载段弹性模量起始点设置等。设置完成后,再点击文件列表中需要分析的曲线。

设置曲线峰值、谷值

设置好曲线分析参数后,点击文件列表中需要分析的曲线,会自动跳转到调整峰值的界面。

在该界面,需要手动框选峰值和谷值,软件左下角会实时显示峰值和谷值的数量。对于单调加载的曲线,通常来说,峰值的数量与谷值的数量差距应该在±1,以此可以判断是否漏选峰值、谷值。
单调曲线通常循环数据较多,为了方便观察,对界面图形操作进行了优化,可以右键选择“右键框选缩放”,然后缩放指定的区域。

确定峰值、谷值选择无误后,点击“确认”,曲线就拆解完成了。点击“确认”后,软件会进行检查,是否有漏选,并自动将每一圈曲线加入到曲线列表。

在曲线列表中,单选时可以显示当前曲线的各种指标。多选后,点击绘制曲线,可将多圈曲线绘制出来。

注:在查看滞回环过程中,可以实时调整滞回环面积计算方法、阻尼比计算公式等,数据会实时更新,若觉得拆解方式不对,也可点击调整峰值重新进行拆分。

设置峰值

评价指标查看

同时,点击“评价指标”可以查看当前分析曲线的各项指标,并可以导出数据。

指标查看

曲线列表操作

曲线列表中, 选中多圈后点击右键,可以删除选中的滞回环,也可以将选中的滞回环数据导出。

右键

停顿删除

删除停顿点数据,一般用于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其中红色点表示要删除的停顿点;点击“曲线对比”按钮,可以观察删除前后的曲线对比。

停顿删除

整体平滑

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可能存在抖动、噪点,在原始曲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拟合。提供 4 种算法来拟合曲线,每种算法效果不一样,可以自行尝试。
下图给出了针对同一条滞回曲线,不同算法的效果。

快拼图 - 1744289921395

动图制作

可以用来制作试验和曲线同步变化的加载过程的效果图。支持曲线颜色修改、支持动图速度调节、支持任意二维曲线、支持在图中添加文字、支持修改字体和字号、支持自定义坐标轴标签。

动图 1

导出数据

  • 导出滞回数据
    可将每一圈的数据导出,有两种导出方式,一是点击主界面的“导出滞回数据”,二是在曲线列表中右键导出选中项的滞回数据。导出数据位置位于当前分析曲线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导出数据样式如下:

image-20250410210910168

  • 导出评价指标数据
    在评价指标界面,选择导出,导出数据样式如下:

image-20250410211112349

结语

鉴于采用手动拆分机制,UFHLA 全功能单向或疲劳滞回环分析程序得以支持所有类型的加载方式。无论是恒下限加载、变上下限加载,抑或是多阶段加载,均可对其开展精确分析。然而,也因手动拆分这一特性,该程序目前尚无法实现批量分析功能。经软件持续优化,曲线拆分操作现已极为简便。以恒下限加载曲线为例,一般仅需进行两次框选即可完成拆解;针对多级加载曲线,虽可能需多选几次,但整体操作依旧便捷。

自发布以来,UFHLA 全功能单向或疲劳滞回环分析程序历经多次迭代升级,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款功能完备的专业软件。其计算方法经大量用户实际验证,数据准确性确凿无疑。当然,若用户存有不同见解,可通过自行手算核验,或直接与开发者沟通,以便进一步确认。

该软件具备诸多显著优势,支持免费更新、专业答疑以及定制化服务。软件采用绿色版设计,无需安装,与 Windows 系统具备良好兼容性,这些特性极大地提升了软件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展望未来,何小藤将继续秉持专业、创新的理念,不断完善软件功能,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

从专业视角来看,一款出色的软件理应兼具美观的界面与符合用户直觉的操作逻辑。UFHLA 软件恰能满足这一标准,不仅界面设计贴合审美,且功能十分完善,涵盖了常见的各类功能及细节之处。若各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有任何问题,或产生新的需求,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同时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任!

软件获取方式

链接:https://wwrd.lanzoum.com/b031uulsj 密码:68no